2021年7月2日上午,上海大学党史学习教育之电影党课《1921》暨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光影中国”德艺双馨讲坛第六期在宝山校区伟长楼举行。活动由领导致辞、映前交流以及影片《1921》放映三部分组成,通过观影与交流,电影中演绎的青春与热血使“两代青年”情感共振,呈现了一堂生动的电影党课。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电影局局长、上海大学校董高韵斐,上海宝山区文旅局局长王一川,腾讯集团副总裁、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上海三次元影业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电影《1921》总制片人任宁,电影《1921》监制及导演黄建新,联合导演郑大圣,美术指导吴嘉葵,校领导刘昌胜、龚思怡、欧阳华、聂清、曹为民、沈艺,电影学院党委书记李坚、执行院长何小青,相关部处和学院领导,以及演员代表韩东君、张超、白宇帆、史彭元出席活动。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电影局局长、我校校董、杰出校友高韵斐在致辞中表示,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城市血脉中流淌着红色基因。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正规大学,上海大学自创办之日起就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在全国上下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电影《1921》走进上海大学这所红色学府,意义非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希望这部电影能给更多年轻人提供一个回望百年征程、读懂百年初心的机会。通过电影重温一百年前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汲取其中跨越时间的宝贵精神力量。

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我校执行校董刘昌胜院士表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正规大学,上海大学赢得了“文有上大,武有黄埔”“北有五四时期的北大,南有五卅时期的上大”的美誉。电影《1921》在上海大学展映,为全校师生带来一份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电影教材”。他希望上海电影学院能继续发挥学科优势,在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电影局的支持和指导下,着力培养电影人才,深度挖掘红色资源,推出“上海原创”作品,在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助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上作出更大的贡献。

腾讯集团总裁、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谈到,电影企业肩负起新时代打造文艺精品的使命担当,要用贴近年轻人语境的表达方式,为他们讲述一个百年前同龄人的故事,希望青年人能从这段历史中收获源源不断的信心与动力。

在主创分享互动环节,黄建新、郑大圣、任宁、吴嘉葵和演员代表韩东君、张超、白宇帆、史彭元分享了挖掘史料的过程、创作感受以及电影背后的故事。电影《1921》以时代“横截面”视角切入,聚焦1921年前后的故事,全景式重现了百年前波澜壮阔、开天辟地的历史时刻——来自五湖四海平均年龄仅28岁的热血青年们,突破国际各股复杂势力的监控和追踪,聚集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见证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分享中,黄建新导演“剧透”了下一部大电影的拍摄计划,新电影将以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大学为背景,展现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他还邀约上海大学的同学们参演新剧。
电影放映前,上海大学海燕咏歌团带来了合唱《少年》,描绘了先辈的青春风貌与昂扬斗志,也向百年间每一个“为国家前途奔走呐喊”的青年人致敬。

作为上海大学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一环,本次活动得到了全校师生的高度关注,广大师生与青年时的革命先辈们在电影中“隔空相遇”,随他们一起去探寻救亡图存的“心灵源动力”。(来源:上海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