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表彰仪式1月17日在北京举行,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上海大学董事、上海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获评2022年度“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
他的颁奖词如下:
怀赤诚报国之心,秉追求真理之志。立足中国实践,推动理论创新;问道中国发展,奉献真知灼见。坚持问题导向,研究高质量发展;阐释经济规律,坚定稳增长信心。履职经验丰富,以双向发力干出新时代政协委员新样子。
林毅夫的“身份”很多:第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十、十二、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曾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现任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南南学院院长、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国务院参事。2008年至2012年,担任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师,成为世行史上首位来自发展中国家担任此等重要职务的人。
一个人在职业生涯收获多种“身份”不难,难的是,把每一种“身份”都做到优秀。
林毅夫做到了。
“三农”情怀
林毅夫被称为“农业经济学家”,因为他是从研究我国农业问题走上经济学研究之路。他最早出版的专著是1992年的《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书中围绕农业改革和农村发展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该书获得了国内经济学界的最高奖——孙冶方奖。
林毅夫对农业、农村、农民有天然的情结。他曾说:“如果了解中国的现代史,了解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就会发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最关键的问题。穷人绝大部分在农村,解决了农村的问题,不就解决了中国的贫困?解决了中国的贫困问题,也就解决了世界贫困的一大半。”这种情怀,也始终贯穿于他的政协履职中。
1994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的莱斯特·布朗发表论文,认为中国工业化挤占粮田,随着人口增长,必将出现粮食短缺,进而造成世界性的粮食危机。一时之间,“谁来养活中国”的谬论在国际社会甚嚣尘上。1996年9月,全国政协召开“展望二十一世纪论坛”,主题是“展望二十一世纪世界的亚洲与中国:研讨本世纪末下世纪初,亚洲和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相互关系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那次会上,有20多位外方正式与会者,来自亚太和欧洲18个国家。身为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的林毅夫在会上专门对布朗的观点从学理上提出驳斥。他在发言中指出,布朗的预测忽视了现代科技改良品种提高粮食单产的潜力,更忽视了中国粮食科研水平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以及中国政府对粮食生产的政策支持。随后,林毅夫把当时的发言整理成《论中国粮食的未来供给与需求关系》一文在媒体发表,又在中国香港地区有影响力的《明报》发表整版文章《中国人有能力养活自己》,对布朗的谬论给予有力驳斥,在国际上发出“中国声音”。
1999年,林毅夫针对国内出现的严重的通货紧缩、生产能力过剩、就业机会减少,进城务工农民回流农村,收入下降等问题,第一次提出“新农村运动”的概念,建议中央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一场以实现农村自来水化、电气化、道路网化为核心的新农村运动,加快农村地区和生活消费有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此来启动广大的农村市场消化过剩产能,同时,“一石双鸟”地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林毅夫在“三农”领域的主张被国内学界及政府部门所认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林毅夫也不断根据我国发展转型的需要,将研究扩展到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不过农村贫困问题一直是他关注的焦点之一。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林毅夫提交了《关于加快产业向西部贫困地区转移的提案》。该提案的形成,源于他多年来持续对西部地区,特别是新疆和田地区的深度调研。2021年以前,和田是新疆脱贫攻坚的主战场,10个未摘帽贫困县中,和田就占了一半,2013年底贫困发生率达37.43%。无调研不发言。从2015年开始,林毅夫连续五年围绕和田地区开展调研。通过与地方政府部门座谈,实地走访职业教育机构、产业园区、乡村社区,林毅夫详细了解了南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存在的实际困难。他提出,和田地区要抓住东部产业结构调整的5年到10年左右的窗口期,多措并举吸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林毅夫的建言得到和田地委、行署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重视和采纳。
林毅夫也从那次调研之后,每年亲自带队,动员东部的制鞋、成衣等企业到和田投资,5年里创造了近10万新增制造业就业,为和田地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积极贡献。在2017年11月全国政协第十二届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期间,林毅夫代表无党派人士界作题为《充分发挥我国制度优势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发言。他指出,要在科学研判贫困地区资源禀赋状况、准确掌握致困致贫原因的基础上,大力开展特色产业扶贫。因地制宜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利用集体闲置土地、房屋等创办“扶贫工厂”“扶贫车间”,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手工艺、来料加工等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吸纳贫困人口就近就业,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2018年6月,全国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林毅夫又作了题为《承接劳动密集型加工业转移,实现新疆绿洲经济地区精准脱贫》的发言。“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破解和田贫困问题最为有效的办法。”林毅夫建议,要设立“和田就业扶贫特别试验区”,出台一揽子政策,有针对性地招商引资,承接东、中部尤其是对口帮扶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业。以“一县一品”的方式,形成数个数万人以上的产业集群。同时,从国际竞争的角度制定新政策,让转移到和田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的投资经营利润率不低于其在海外的平均利润率,吸引准备转移到国外的企业到和田投资。对目标产业内转移到和田的企业的开办费、原料运进及产成品外运费,增值税、所得税、出口退税以及用工与社保方面给予优惠政策。2020年,新疆实现剩余16.5万贫困人口如期脱贫、560个贫困村退出、10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其中,和田在就业上采取群众自愿、政府服务相结合,确保脱贫群众中有劳动能力的人就业全覆盖,达到产业脱贫、就业脱贫双覆盖、双保险。
随着脱贫攻坚战取得伟大胜利,中华大地又开启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坚实步伐。2022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这是党中央加强“三农”工作的鲜明态度,也是向社会各界发出强农重农的强烈信号。对此,林毅夫认为,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在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民族的发展历程中,农业农村农民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安全基础,都离不开农业发展。此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是在中共二十大后召开的重要会议,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出具体翔实的部署,大大提振了全国人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建设包括农业农村现代化在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信心。
△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期间,林毅夫、胡四一、宇如聪三位委员(从左至右)在一起交换意见。
最大的回报
翻看履历不难发现,林毅夫在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履职已久,算得上是一位“政协老兵”,他经常在全国政协全体会议、常委会等重要会议代表无党派人士界作大会发言。如此一位经济界的翘楚,在汇聚各界精英的政协平台又会是怎样一种状态?同为经济界别的全国政协委员杨建平在自媒体公众号“梨树院”撰文这样形容:温文尔雅,不苟言笑,不论发言讨论,还是私下交谈,都字斟句酌,“不打诳语”。
林毅夫很忙,有学校的课程,有统战领域的会议,有国务院参事室的工作,有经济学界的研讨,有时候在国内遇到国外会议还要晚上通过视频参会,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忙得不亦乐乎”。但是,无论多忙,作为“责任委员”的职责从未忘记。回望过去的一年,林毅夫在政协平台的履职记录排得满满当当:1月17日,参加全国政协2021年第四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会,围绕国内经济发展新形势发言;1月21日,参加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报告党外人士意见征求会并发表意见建议;1月24日,参加全国政协在京全国政协常委专题座谈会;1月25日,参加全国政协委员读书群活动,围绕《解读中国经济》中的相关内容作线上导读;3月参加十三届全国政协五次会议,代表无党派人士界作大会发言;6月20日,参加以“统筹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全国政协常委会会议并作大会发言;8月22日,参加以“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政策”为主题的全国政协常委会会议,协商议政;9月21日,参加全国政协主办的《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工作条例》学习座谈会,从无党派人士界的角度,围绕“增强责任使命、提高协商能力”作交流发言……
2022年10月16日,是林毅夫最感荣幸的时刻。林毅夫说:“我作为无党派人士代表,坐在人民大会堂主席台上认真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当看到报告中阐述的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林毅夫感慨万千。林毅夫说:“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我国沦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复兴中华民族成为几代知识分子不懈追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取得了政治独立、经济快速发展。作为自鸦片战争以来的第六代知识分子,生活在和平发展的年代,我国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前几代知识分子相比,我们这一代最为幸运!”第六代知识分子——是林毅夫对他们这代亲历改革开放事业的知识分子的界定。正如他当年从“士不可不弘毅”中取名的初心一样,林毅夫的内心深处印刻着中国知识分子的使命,以国家天下为己任,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后世开太平”作为最高追求。
2022年11月,全国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召开,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为主要议题。林毅夫代表无党派人士界作题为《坚持高质量发展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大会发言。林毅夫说:“中共二十大报告系统描绘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愿景,全面擘画了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壮美蓝图。高质量发展是成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只要坚定信心谋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随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在14亿多人口迈向共同富裕的征程上,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台上的林毅夫不疾不徐地表达着自己的观点,还是那样的儒雅风范。成就无数、光环耀眼的林毅夫,如何看待此次获评“优秀履职奖”?
林毅夫对记者说:“行百里者半九十。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中,我们必须随时准备接受风高浪急,甚至是惊涛骇浪的挑战。作为政协委员,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挥自身所学,密切所联系的群体,想党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为党为国贡献智慧,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协商平台给政协委员资政建言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机制保障。作为政协委员,如果所作所为被评为‘优秀’,幸也!但是,能有这样一个贡献所学的机会,能够让我们于心无愧,就是最大的回报。”
韧性
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无论家国还是个人,都在重重挑战中迎接新变化。林毅夫也不例外。他说:“过去的一年,我们的国家、社会和我个人的工作生活都经历了诸多未曾预料的挑战。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冠疫情持续在各国肆虐,俄乌冲突爆发,国际石油粮食价格高涨,经济下滑,对我国和世界各国造成巨大冲击,我的个人生活、工作计划很多被打乱。所幸经过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的快速发展,国家和个人都厚积了许多资源和能力,在面对挑战时能够妥善应对,做出必要的调整,我国的经济社会稳定,个人的工作、任务也如期完成,表现出了韧性。”有两个细节可以更直观地感受这种“韧性”。
其一,调研中。2022年4月,以林毅夫为团长的全国政协无党派人士考察团走进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证券交易所、通州区于家务乡等地,围绕“加快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主题开展考察调研。疫情冲击给国内带来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部分中小企业经营遇到较大困难等一系列问题。不过,在此次考察中,林毅夫和考察团成员注意到,一些头部企业、平台企业正在积极探索通过不同方式赋能中小企业,把帮扶中小企业与推进共同富裕结合起来,同时,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国务院及地方政府先后出台一系列扶持纾困措施,为中小企业排忧解难,成效明显。林毅夫认为,中小企业是创造财富、提供就业、分享财富的重要方面,在实现共同富裕中发挥积极作用。中小企业发展得好,共同富裕就更有保障。结合考察情况和全国的实际情况,考察团完成了调研报告,为党中央科学民主决策提供参考。林毅夫对中小企业的关注由来已久。早在2014年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期间,林毅夫针对当时部分地区出现中小企业倒闭潮等问题,提出《关于加快金融结构调整优化纾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提案》。该提案从优化金融体系建设的视角,就纾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提出建议,得到有关部门重视。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全国政协成立70年来有影响力重要提案名单公布,100件提案获表彰。林毅夫的这件提案榜上有名。
其二,笔耕不辍。作为北大教授,林毅夫在2022年下半年给本科生和研究生开了三门课。受疫情影响,校外活动少了,反而让林毅夫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课下交流互动,批改同学们的作业、学习心得,指导学生的研究。林毅夫告诉记者:“利用这段时间,我整理了一些文稿,现在已经积累了两本书稿《切磋集》和《园丁集II》,准备完善后在今年出版。其实这种工作节奏和2020年上半年疫情刚暴发时类似,当时我也利用居家时间,把自己与学生互动的资料收集汇编成《解惑集》和《园丁集》两本书,2021年已经出版。”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位从西方学成归国的经济学博士,林毅夫作出的一些前瞻性分析常常引起国内,甚至国际上的广泛关注。他将这些观点结集出版,既是为了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也是为了在国际舞台多传播“中国声音”,长年累月,著作等身。林毅夫始终认为,来自中国的理论不仅能够更好地解决中国的问题,而且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条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较为相似,来自中国的理论能够比来自发达国家的理论更好地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解决他们的问题,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2022年5月,林毅夫举办了新书《中国与西方:当前经济、政策与应对》分享会。这本书是他与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扬·什维纳尔共同邀约全球十几位知名学者和经济学家,从当前政策、贸易、局势和分工、创新、数字化和领导力等多个方面讨论疫情中的全球经济新现象与新政策。林毅夫说:“疫情防控要在具体落实层面上做到科学有效,不能层层加码。在这种状况下,政府要用有效的政策帮助这些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争取在动态清零以后迅速地恢复生产生活。”2022年11月,我国公布优化疫情防控的“新二十条”措施,坚决纠正简单化、“一刀切”、层层加码等做法,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如今,烟火气重回人间。而这一切,恰恰体现林毅夫所说的“韧性”。对此,林毅夫表示,当前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这就需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的各项部署,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发挥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优势。要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通过政府积极财政政策的投资,带动全社会的投资,推动传统产业利用好“后来者优势”进行改造升级,以及新兴产业利用好“换道超车”的优势做大做强,以提升生产力、竞争力和收入水平。路漫漫,当求索。新的一年已经开启,展望更远的未来,林毅夫表示,只要民族尚未完全复兴,知识分子的责任就尚未完成。
最后,林毅夫对记者表达了自己的愿望:“我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在建言资政上多尽一点力量,做好作为老师的本职工作,深化来自我国经验总结的经济学理论创新,推动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培养好年轻有为的学生,把民族复兴的接力棒往下传,能在国际上的各种论坛多发‘中国声音’,分享‘中国智慧’,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尽一分力量!”
来源:《人民政协报》(2023年1月21日07版)